接受試管嬰兒治療,基本步驟是經期抽血監控荷爾蒙,照超音波瞭解子宮內膜及卵泡生長狀況,開始每天打荷爾蒙針,連續打針,期間需繼續抽血照超音波,排好時間,淺度麻醉取卵,再加上伴侶精子,若成功受精並漂亮分裂,再將胚胎植入子宮內。
胚胎先「冷凍」再「解凍」
![]() |
圖片來源:蘋果日報 |
新的二段式試管嬰兒療法,先把胚胎加以冷凍,再解凍進行治療,可預防不孕女性出現卵巢過度反應症候群,大幅提高懷孕率,第一次植入懷孕率超過6成,且懷孕率可維持在取卵的年齡,同步達到「凍齡」。
試管治療分成二個周期,為預防卵巢過度反應症候群,有些患者對於排卵藥物的反應良好,能產生很多卵泡,取卵前的動情素飆高,容易產生重度卵巢過度反應症候群,若馬上植入「新鮮」的胚胎,反而不易著床。
冷凍卵子,要做哪些檢查?
凍卵前先檢查卵巢功能是否正常!抽血及月經週期超音波檢查就可以判斷你的卵巢功能正常與否,抽血檢查包括卵巢庫存量指標 (AMH)、濾泡刺激激素(FSH),只要AMH大於2、FSH小於10,就算正常。
冷凍卵子必知4項資訊
凍卵方式:
女性月經期間打排卵針、破卵針,再從陰道取出卵子後,須在20分鐘內急凍至零下196℃的液態氮桶內儲存。凍卵收費:
取卵費約8∼10萬元,每年付7000元∼1萬元保管費,若想把卵子解凍進行人工生殖,還需約10萬元費用。凍卵懷孕機率:
35歲以下約60∼70%,40至43歲約20%,43歲以上僅約5%。凍卵注意事項:
.凍卵前先諮詢醫師評估卵巢功能,若卵巢未退化,不建議過早取卵.取卵建議不超過35歲,卵子品質較佳
.家族有不孕史者,建議盡早凍卵,提高生育率
凍卵流程圖
![]() |
凍卵過程資料來源:林正凱醫師、國健署
製表:陳麗婷/聯合晚報 |
![]() |
凍卵過程資料來源:林正凱醫師、國健署
製表:陳麗婷/聯合晚報 |
卵巢過度反應症候群是什麼?
試管嬰兒及人工授精的過程中,為提高懷孕的機會,常需要使用排卵藥物來增加可利用卵子的數目。排卵藥物很少引起副作用的然而,但會在少數病人身上出現一些併發症。
最嚴重的併發症就是卵巢過度反應症候群,一般沒有使用注射型排卵藥物的病人,發生機率大約只有2.5%,使用注射型刺激排卵藥物,則發生機率會高達5-10%,尤其是多囊性卵巢的病人,其發生機率更高達10-20%之間。
- 處理方式:施打昂貴的白蛋白或住院接受電解質液治療或反覆引流腹水,打破卵針也會造成血液中動情素或黃體素過高,對子宮內膜有負面影響。
傳統試管嬰兒治療,以常見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病患為例,約有40%以上會產生嚴重的卵巢過度反應症候群,新光醫院針對110位病患進行二段式試管嬰兒療法,平均冰凍11個胚胎,迄今沒有人發生卵巢過度反應症候群,且在第一個解凍治療周期即有高達95.3%的胚胎解凍後存活,臨床懷孕率為62.7%。
女性幾歲時適合凍卵?
根據歐美生殖醫學會的統計顯示,平均每一顆冷凍卵子的懷孕率,大約只有5%-12%,平均每一顆凍卵的活產率也僅5%,因此歐美等國生殖中心凍卵至少都會存10顆以上; 但年紀太大的婦女,除了卵子品質下降外,一次要取10顆卵子也很不容易。35歲以前凍卵者不到一半,多數都在35歲以後,可能到此年齡才會逐漸考慮生子等問題,女性若真有晚婚打算,且經濟許可,應考慮提早做凍卵準備。
凍卵前可以補充那些營養?
年紀增長,卵子老化部分原因是激素不平衡、雌激素減少,建議可多補充含有豐富雌激素的食物,雌激素能促進濾泡成熟、排出漂亮的卵子,但如有子宮肌瘤、內膜異位等問題則不建議食用。
- 黑豆
- 山藥
◎能幫助養卵的營養品
- 肌醇
肌醇(Inositol)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B8,多項研究指出,肌醇能提高卵巢的胰島素敏感性,幫助改善卵子品質,提升受孕機率!人體細胞代謝需要約90~120天,因此建議女性在準備懷孕前三個月就應該補充。
- 維他命D
◎能幫助抗氧化的營養品
- Co Q10
- 白藜蘆醇
- 維生素E
文章參考來源:NOWnews,健康世界,蘋果日報
延伸閱讀:
把握35歲凍卵黃金期,凍卵前需要先養卵!飲食調整、營養補充怎麼準備?
凍卵該怎麼做-檢查/ 流程/ 費用/ Q&A,凍卵懶人包
想備孕,先做好養卵功課|準備懷孕前90天養卵關鍵期!
【試管前準備】為什麼補充保健食品養卵這麼重要?
準備試管嬰兒一次就中,5種養卵方法增加受孕成功率
留言
張貼留言